
9月27日,《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廣東蟬聯第一,實現“九連冠”。
《報告》以中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為主題,是一份綜合性、連續性的年度研究報告,被視作全國各地創新能力的“年度大考”。《報告》由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編著。
《報告》設置了評價區域創新能力的5個一級指標。廣東的企業創新、創新環境2個指標均排名全國第一;創新績效、知識創造2個指標排名全國第二;知識獲取指標排名全國第四。
企業創新是廣東的長板,廣東連續九年獲得該指標的全國首位,效用值為68.11,遠高于第二位的57.15。在高新技術企業數、企業研發活動經費支出強度、新產品銷售收入等基礎指標中,廣東均排名第一,體現出粵企創新水平高、有活力,且創新績效顯著。
《報告》指出,近年來廣東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強化企業主體地位,不斷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健全創新體系功能,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報告》顯示,廣東的財政科技支出、發明專利授權數、教育經費支出等基礎指標均位居榜首,說明廣東重視創新、鼓勵創新。
省科技廳數據顯示,廣東全省研發經費投入突破5100億元,繼續領跑全國,研發投入強度達3.6%,研發經費投入、研發人員、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主要科技指標均保持全國首位,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今年,“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躍居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榜首,江門中微子實驗正式運行取數,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相繼啟動建設……一連串科技創新大事件,成為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霸榜”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