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切寄語
我們今天取得的偉大成就,都是建立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打下的江山、攢下的家底之上的。要結合黨史宣傳教育,講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山巒如黛、碧水秀美,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虎形山下,紀念館依山而建,莊嚴肅穆,不遠處的故居白墻灰瓦,樸素尋常,記錄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矢志共產宏圖業”的光輝事跡。
11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葉劍英紀念園。在葉劍英紀念館,他向葉劍英銅像敬獻花籃,參觀葉劍英生平事跡陳列。隨后,又參觀葉劍英故居。總書記強調,要結合黨史宣傳教育,講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諄諄話語,擲地有聲,讓紀念園的工作人員振奮不已、信心倍增。他們正謀劃繼續深入挖掘紅色資源、打造精品展陳,通過館校合作、巡演巡講等方式將紅色文化傳播得更廣更遠,使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浸入心扉,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深厚而持久的精神動力。
“要在紅色文化研究闡釋和宣傳教育上下足功夫”
葉劍英紀念園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作為紀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紀念館于今年1月完成升級改造并重新對外開放,運用全息影像、場景雕塑、智慧語音導覽、AI高清修復等技術,讓紅色歷史更加生動鮮活,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干部群眾前來參觀。
“為總書記作講解,我心里既激動又自豪!”葉劍英紀念館講解員黃宇佳興奮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2022年10月,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全黨同志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在當天現場交流時,總書記再一次強調,要結合黨史宣傳教育,講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這為我們努力做好研究、創新宣教方式指明了方向。”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姚意軍說,作為廣東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范圍的地級市,梅州的山山水水浸潤著紅色的革命記憶,要繼續在紅色文化研究闡釋和宣傳教育上下足功夫,努力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深刻感悟初心使命和信仰的力量,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紅色旅游網絡”
“能在現場近距離聆聽總書記的教誨,我感到特別自豪!”回想起總書記到來時的情景,葉劍英紀念園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羅振鋒仍然沉浸在激動的心情之中。
“我們一直朝著打造精品展陳的方向努力。”羅振鋒介紹,紀念園堅持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用翔實的史實筑牢展陳的根基,通過豐富的展示形式拉近與游客的距離。
三河壩、九龍嶂、同懷別墅……梅州現有在冊紅色革命舊址和紀念設施509處,堅持以紅色資源為根、以蘇區精神為魂,推動紅色遺址與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及客家鄉村有機融合,設計推出多條“紅色+綠色+古色”主題旅游線路。
“我們要帶著感情講好革命故事,建設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葉劍英紀念園管理局旅游發展部部長王新亮說,“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技術創新豐富紅色文化的呈現方式;另一方面,要串珠成鏈,加強與周邊紅色景區的聯動,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紅色旅游網絡。”
“用信仰之光照亮成長之路”
11月8日恰逢周末,不少游客專門來紀念園參觀,游客黃玉文一家人開心地在故居前合影留念。“我們從豐順縣趕來,特地帶孩子來緬懷革命先輩,汲取精神力量。”黃玉文說,希望孩子在參觀中感悟,在感動中銘記。
黨的事業血脈永續、薪火相傳,關鍵在青少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
在現場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后,葉劍英紀念館宣教部部長李苑苑很振奮,她對“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內容印象最為深刻。
“今年暑假,我們聯合附近的葉劍英紅軍小學共同舉辦了小紅星講解員培訓班,很多孩子積極參與,爭當講好革命故事的小小講解員。”李苑苑介紹,這些年來,越來越多學校主動來到紀念園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紀念園也組織講解員走進課堂,與學生們交流分享、上微黨課,讓青少年感受革命精神,用信仰之光照亮成長之路。
梅州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紅色故事代代相傳。《紅軍長征梅州人物志》《梅州抗戰英烈》《梅州紅色故事》等一系列具有梅州特色的思政教材深受學生歡迎,各所學校還結合自身特色,積極推廣情景式教學,開設了“品紅色故事·筑家國情懷”學習體驗、專題調研等一堂堂有趣有料的思政課。
為引導青少年從小在心里樹立紅色理想,紀念園正在開展多項工作。王新亮說:“我們將繼續加強館校合作,設計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的教育活動,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傳承下去,讓更多年輕一代銘記歷史,汲取奮進力量。”
■砥礪奮進
葉劍英紀念館講解員黃宇佳:
讓紅色歷史走進更多年輕人心里
“我的心情現在還是很激動,總書記的到來讓我們倍感振奮,未來要繼續把講解工作做好,傳播好紅色文化。”葉劍英紀念館講解員黃宇佳深感責任重大。
黃宇佳是一名“90后”講解員,也是梅州人,對這片紅色土地滿懷熱愛。她說,從小在長輩的教導中耳濡目染,對這些紅色故事有種天然的親近感。
“我很熱愛文博行業,入行后一直從事講解工作,到現在已經10年了。”一年半前,她來到紀念園工作。在參與相關課題的過程中,黃宇佳強烈感受到紅色文化的感召力。
她注意到,每逢周末,許多家長會帶孩子來參觀,還有不少小朋友利用假期時間來做志愿者。“很多小朋友看得很認真,他們有的拍照記錄,有的會時不時問我一些問題。”黃宇佳意識到,年輕一代正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接受紅色文化,“這也提醒我,要用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講解,讓紅色歷史走進更多年輕人心里”。
“今后,我們會在實際工作中,結合黨史宣傳教育,加強學習和研究,在實踐中提升自我,持續講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期望。”黃宇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