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要加強科技應用,推動農文旅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帶動更多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牢記殷殷囑托,奮力走在前列。全省“三農”領域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完善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抓手,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把短板變為潛力板,為實現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貢獻。
推動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廣東持續強化科技支撐,做好“土特產”文章,全省鄉村特色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總書記對鄉村特色產業的關心,更加堅定了我們農業企業扎根鄉土、做強產業、加大投入的決心。”梅州市大埔高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奕棋備受鼓舞。他表示,通過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建設了蜜柚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和自動化分揀生產線,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今年的蜜柚采收季,公司還引入了無人機進行運輸,大大提升了效率。接下來,公司將持續推動農業科技應用,促進蜜柚產業標準化、智能化發展,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企業力量。
作為農業大市,梅州重點做好“土特產”文章,實施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培育行動,打造柚果、茶葉、稻米、蔬菜、預制菜五大產業集群。全市村集體收入穩步增長,202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7元、增速6.5%。
“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科技應用,作為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一線科技人員,我備感振奮。”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柑橘栽培與育種研究員吳平治說,接下來要把“加強科技應用”的要求,轉化為推動金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科研語言“翻譯”成農民聽得懂、用得上的田間管理技術,針對產業問題進行技術攻關,形成關鍵解決方案,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切實讓科技成果惠及廣大果農。
“總書記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這為良垌鎮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省統計局駐湛江廉江市良垌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鄭瑤說,良垌鎮有著荔枝、廣海雞、梅占茶等豐富農產品資源,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大有可為。接下來,工作隊將以科技賦能產業升級,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種植技術,依托電商平臺拓寬荔枝等農產品銷路,同時不斷延伸加工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我堅信,只要齊心協力深耕‘土特產’文章,良垌鎮的農業特色產業一定會做大做強,鄉親們的日子也會像金柚一樣又甜又美。”鄭瑤說。
揭陽惠來是全國有名的鮑魚養殖基地,目前已聚集170多家鮑魚苗工廠化養殖場,養殖面積超5000畝,鮑魚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2024年,惠來鮑魚產業創下23億元產值,帶動3萬多人就地就近增收。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我們將繼續努力延伸鮑魚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揭陽市惠來縣潤澤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黃亨東說,隨著惠來縣鮑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落地運行,惠來的鮑魚精深加工產業鏈正加快構建。
激活農文旅融合發展新動能
推動農文旅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是帶動更多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徑。
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廣東文旅產業加速與農、林、商、體等深度融合,成為縣域發展的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當前,廣東加快打造全國農文旅融合發展樣板,促進縣鎮村高質量發展。
“總書記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文旅融合發展等作出重要指示,讓我們備受鼓舞、倍添干勁。”廣州市增城區委書記趙國生表示,增城將以廣州東部中心和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為抓手,高水平推進典型鎮村建設,高標準建設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支持森林海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新“人地錢”資源要素高效利用的體制機制,實現城鄉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融合發展。
截至目前,增城片區謀劃推進派潭體育小鎮、正果驛站等12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73億元。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區接待游客增長16%、旅游收入增長1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兩年平均增長6.3%。
在推動農文旅融合方面,近年來湛江市徐聞縣曲界鎮做了不少探索,“菠蘿的海”品牌IP打造不斷出圈,帶動當地成為網紅打卡點。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對農文旅融合發展更有信心和動力。”曲界鎮黨委書記林海珍說,他們將持續發揮徐聞菠蘿生產核心區的優勢,以“菠蘿的海”樹下咖啡為中心點,整合優質旅游資源,加快推進菠蘿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項目建設,打造“菠蘿的海”田園美學保護地和鄉村度假休閑地,用農文旅融合發展點亮“百千萬工程”,讓菠蘿品牌更強、菠蘿之鄉更富。
作為國家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和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清遠市清新區三坑鎮近年來依托溫泉資源優勢發展農文旅產業,相關配套的基礎設施也不斷完善。
“電力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讓我們意識到,要更高效更精準服務農文旅發展。”南方電網廣東清遠清新供電局三坑供電所所長李嘉偉表示,當前正在楓坑村打造“典型農村村居供電質量問題治理”樣板工程,創新應用柔性直流互聯等新技術,項目投用后將解決楓坑村頻繁停電、重過載、低電壓等痛點,為當地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電力基礎。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增強了廣東各地發展農文旅的信心和決心。”華南理工大學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院院長吳志才表示,廣東積極發揮農文旅融合發展在“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解決民生就業新舉措、生產力布局新優化、嶺南傳統文化新賡續”四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他建議,要從產業突破、區域突破、媒介突破、治理突破等方面下功夫,做深“農文旅+”價值鏈,做大“+農文旅”生態圈。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善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隨著梅州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全市高質量發展突圍起勢,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展現出穩中向好態勢。
“總書記指出,黨和政府要繼續加強對老區的政策扶持,老區廣大干部群眾要齊心協力、奮發圖強。這為梅州蘇區加快振興發展、推進融灣發展指明了方向。”梅州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吳特宏表示,接下來將搶抓國家和省“十五五”加快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機遇,科學謀劃“十五五”梅州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目標思路,研究一批重大政策、重大項目,推動政策優勢全面轉化為發展優勢。同時,聚焦“灣區所需、梅州所能”,結合紅色資源、生態優勢、產業基礎等實際情況,推動實現與大灣區產業合作、科創協同、機制銜接、民生共建,扎實推進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
當前,廣州正大力推進“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成色更足,加快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我們將把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廣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長江表示,將以產業為根本,緊扣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森林溫泉康養、智慧農業、海洋經濟等重點產業。以新型城鎮化為牽引,優化基本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配置,提升公共服務普惠性和均衡性。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深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投融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重點領域改革,大力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持續推進縱向橫向幫扶,推動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
“總書記強調,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加快建設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帶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董事長林煒燃表示,依托“基地+供銷社+村集體+小農戶”的社村合作新模式,基地所在的泰美鎮已建成3個供銷農場,每年帶動村集體收入17.25萬元、農戶人均年增收3.6萬元以上。接下來,將力爭在2027年將基地打造成為大灣區規模最大的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