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舞動戰鼓擂,高速建設正當時。去年12月28日,廈深鐵路當日正式通車運營,廣東省內7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開工高速公路項目13項共896公里,這將在廣東交通建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第二季“交通大會戰”面臨新的挑戰,8條高速公路項目共586公里,其中包括被譽為國內最長、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難度最復雜之一的廣樂高速。新的一年,廣東“交通大會戰”而今邁步從頭越。
今年廣東將建成8條高速項目
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今年10月1日,全長302公里、總投資逾300億元的廣樂高速將正式建成通車。據廣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總經理敖道朝介紹,廣樂高速建成通車后,一方面有利于分流車流日益增長的京珠北高速,減輕其交通重負壓力;另一方面,由于全線多用橋隧穿越粵北高山路段,使得其路面海拔大為降低,最高海拔僅為398米,不足京珠北高速最高海拔806米的一半,這使得該路段遭遇低溫冰雪天氣的概率大大降低。
廣樂高速除了其“耐寒”的特殊意義,對粵北山區的帶動作用同樣不容小覷。這段粵北大動脈在韶關境內長162公里,清遠境內長119公里,花都境內長21公里。為帶動沿線人員往來和其經濟發展,廣樂高速共設計了27座互通立交,平均十多公里就有一個出入口,將對沿途的市、縣、鎮都起到巨大的輻射作用。
在“交通大會戰”的第二季2014年,廣東將建成高速公路8項共586公里,其中廣樂高速、二廣高速公路連州至懷集段都是廣東連通湖南的出省大通道,梅大高速公路二期(大埔大麻至三河段)及東延線是連通福建的出省大通道,此外還包括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肇慶至花都段、汕揭高速公路汕頭段二期、廣州至高明高速公路陳村至西樵段一期等。
明年全省18個地市將通高鐵
除了高速公路建設,在廣東“交通大會戰”的隆隆號角下,鐵路建設也掀起了一波建設熱潮。就在去年底,經過了5年的緊張建設,打通閩東南與珠三角兩大板塊的廈深鐵路正式開通。這條500多公里的“長龍”在廣東段就達350多公里,從而在聯通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的同時,也為粵東地區聯接珠三角增添了新的大通道。
根據廣鐵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0個鐵路路網項目正在建設,28個鐵路路網項目已開展前期工作。其中,高速鐵路方面,除了已建成的廈深和茂湛鐵路,另外還將建成深圳福田站及貴廣、南廣等鐵路,新增高鐵和快速鐵路里程869公里;普速鐵路方面,將建成贛韶鐵路、龍湖南至汕頭增建二線及廈深聯絡線、廣深線廣州至仙村段適應性改造等3條鐵路,新增普速鐵路里程118公里。
此外,在城際鐵路方面,莞惠城際、佛肇城際、穗莞深城際洪梅至深圳機場段、廣清城際廣州北至清遠段等4個項目也在穩步推進,預計新增城際鐵路里程279公里。
根據去年出臺的《加快推進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2013-2015年)》,未來兩年內,廣東每年鐵路通車里程將超過300公里,整個鐵路干線仍將以廣深為中心向周邊延伸,進一步打通廣東內聯外通的大動脈,屆時全省18個地級以上市都將通達高(快)速鐵路。
交通支撐省際握手共建“試驗區”
在廣東省連州(湘粵界)至懷集之間,一條“長龍”蜿蜒穿梭而行,它即是去年底建成通車的二廣高速懷集先行段。這一“長龍”同時連接粵湘桂三省,形成南北、東西向兩條快速出省通道,將給廣東、廣西、湖南三省區人們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
除了二廣高速懷集先行段,云羅高速雙東至榃濱段(簡稱云羅高速二期)也是粵桂兩省區重要的出省通道,也在“交通大會戰”的首年建成通車。
事實上,二廣高速懷集先行段、云羅高速二期只是廣東加快與廣西之間出省通道聯接的代表。目前,廣東與廣西對接的高速公路已經建成的有4條,分別為渝湛高速、云梧高速、云羅高速二期、二廣高速懷集先行段,在建的有2條,分別是包茂高速、廣佛肇高速,中遠期規劃有2條高速。
正是基于廣東與廣西之間高速網絡的聯接,2012年底,廣東、廣西共同簽署《關于建設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指導意見》,粵桂雙方各劃出50平方公里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互相通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享受政策疊加利好來推動兩省區間的縣域經濟發展。
除了廣西,廣東與其他省份間的跨區域合作共建也正方興未艾。記者了解到,未來廣東將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與福建、廣西、江西、湖南等在交界地區積極探索建設跨省區經濟合作區。
業內專家表示,相鄰省區共同合作與發展需要基礎設施提供“支撐”,廣東與廣西、福建等省區之間之所以能夠開辟出“試驗田”來共同發展,既離不開雙方政府的共同合作,更離不開便捷的交通網絡奠定基礎,“交通大會戰”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意義可見一斑。
■案例講述
廈深高鐵勾畫粵東經濟“新版圖”
“路通財通,這個話一定沒錯。”隨著廈深鐵路的通車運營,在潮汕打拼奮斗多年的陳伯激動地告訴記者,“這一天,我們潮汕人想了好久了!”
就在三年前,沙溪鎮這個被桑浦山包圍的封閉小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還不足6500元。如今,得益于輻射汕潮揭三地的中心樞紐站潮汕火車站,它開始成為撬動潮安乃至整個潮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支點。
“在潮安新一輪的發展規劃中,沙溪已成為該區新的商貿樞紐中心。”沙溪鎮鎮長陳旭生告訴記者,廈深鐵路使得沙溪的基礎設施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供電、供水、通信等領域的變化成為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大實惠”。
對于“全面砍尾”的汕尾市而言,廈深鐵路開通的意義更為巨大。汕尾市委政研室有關負責人表示,汕尾此前是粵東四市中唯一未通鐵路的地區。處在珠三角和海峽西兩大經濟圈邊緣地帶的汕尾,由于受交通瓶頸的制約,一直處于“東不成西不就”的尷尬局面,環珠三角第一圈層和珠三角東部門戶的區位優勢無法發揮。
廈深鐵路的開通,標志著粵東地區立體式交通網絡的基本建成。在這盤棋局上,揭陽空港經濟區、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潮州高鐵經濟區、汕尾紅海灣新城等一系列新平臺一一落子,正勾畫出廣東經濟地理的“新版圖”。
名詞解釋
交通大會戰
為改善粵東西北地區整體交通狀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總目標打下堅實基礎,2013年廣東要求把加快粵東西北地區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體系建設作為關系全局的戰略工作來抓,舉全省之力打響打贏這場高速公路建設的“大會戰”。
去年7月,《關于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中提出,要通過“三大抓手”力促粵東西北發展,其中的重要一項就是加快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
南北對話
北京交通干部學院教授張柱庭:
交通大會戰展現廣東“排頭兵”風格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匯報時提出要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
對于廣東而言,我認為這一思路同樣適用于未來粵東西北與珠三角地區以及廣東與周邊省份如何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是區域協調發展的“先行官”,廣東在過去一年來實施的“交通大會戰”,很好地體現了這一思路。
在未來建設中,廣東應盡快落實交通大部門綜合管理體制,理順運營、投資管理機制,繼續發揮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排頭兵的作用。同時,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優化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加快廣東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增強廣東經濟輻射力,形成區域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省社科院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所學者姚立:
高速公路為產業轉移創造硬件基礎
在廣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高速公路已成為珠三角地區產業集群向粵東西北轉移的重要橋梁,成為推動產業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通過高速公路的延伸帶動作用,為廣東省產業轉移創造了“硬件”基礎,大量珠三角產業可以從原來的珠三角布局向全省布局,這對廣東區域協調發展起到了平衡作用。
由于廣東與相鄰省區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一,存在一些落差。相對而言,廣東經濟總量較為龐大,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其它市場要素都需要相鄰省區的依托。比如廣西、云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區,它們在廣東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既是原材料、能源的提供者,另一方面還是產品銷售的終端市場,只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對接,才能實現互惠共贏,區域一體化的合作才具有扎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