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吊林立、廠房連片,惠州市博羅縣產業園區內,智能裝備、新能源項目加速集聚。依托制造業當家和產業集群發展,博羅縣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50億元,正全力沖刺千億縣目標。
碧波蕩漾、魚群歡躍,位于珠海市桂山島海域的“格盛1號”深遠海養殖平臺上,工作人員通過智能化管理平臺“一屏掌控”章紅魚養殖全過程,見證著廣東傳統漁業向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的躍升。
書香氤氳、游人如織,江門開平塘口墟的廢棄糧倉變身先鋒書店,舊騎樓改造的網紅民宿常年客滿。這個昔日的“空心墟”如今已成為“創客天堂”,文明鄉風建設經驗在全國推廣。
三年來,廣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頭號力度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把短板變為潛力板。全省122個縣(市、區)、1612個鄉鎮(街道)、2.65萬個行政村(社區)煥發蓬勃生機,探索符合廣東實際的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路徑。
百縣圖強,縣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加快打造縣域特色支柱產業,全國百強縣穩步增加、百強區穩居第一,57個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試點先行,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加快推進;超六成縣(市)實現整體人口凈流入,2024年縣城新增常住人口約2.5萬,縣城正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創業之地、安居之所。
鎮村蝶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家園。美麗圩鎮建設“刷新”城鄉風貌,一批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強勢崛起,全國千強鎮逐年增加。國家現代產業園布局建設,培育糧食、蔬菜等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茂名荔枝、徐聞菠蘿、清遠雞等一批農特產品名揚海內外。推窗見綠、處處皆景的美麗庭院隨處可見。持續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31∶1,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改革賦能,推動城鄉一體雙向奔赴。擴權強縣和強縣擴權改革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打開發展新局,財政金融資源下沉到縣鎮村,橫向幫扶和縱向幫扶協同推進,深入實施“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加強教育醫療資源幫扶,凝聚起市場、社會、群眾各方的磅礴力量,讓鄉村發展跟上現代化步伐,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化生活。
從開局起步到加速推進,再到初見成效,“百千萬工程”實施三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大抓產業發展、大抓人居環境建設、大抓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大抓體制機制改革、大抓社會力量參與,加快建設煥然一新的縣鎮村。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謀篇待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廣東錨定使命任務、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努力讓“百千萬工程”成為各方共享發展機遇的共榮共富工程,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