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啟動“美麗中山 暖冬樂購”跨年消費季活動。活動響應“粵享暖冬 樂游廣東”全省消費季統一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促消費、穩增長工作要求,整合本地文商旅優質資源,打造貫穿第十五屆全運會、寒假、春節等重要節點的消費盛宴。
據悉,消費季將從今年11月持續至2026年3月,推出四大促消費活動、六大促消費品牌和六大促消費舉措,同步發布50多條精品旅游路線、近500場特色活動,全方位激活全域消費潛力。
四大活動六大品牌,打造全域消費新場景
本次消費季的四大促消費活動,精準覆蓋不同群體需求。中山市副市長周作德介紹,以第十五屆全運會為契機,中山推出“全運+精品旅游” “全運+精品賽事”兩大主題,設計6條城市特色旅游線路,涵蓋人文探尋、親子研學等多元主題,同步推動體育場館惠民開放,舉辦“周末免費健身匯”等活動,促進“體育+文旅”深度融合。
寒假期間聚焦研學需求,圍繞“紅色足跡”“科創中山”兩大主題,推出孫中山故里紅色展覽、工業旅游精品路線等16場次沉浸式活動。元旦、春節期間,全市將舉辦30余場非遺巡游、花市、美食周等節慶活動,以岐江河“一河兩岸”為核心構建“食、購、游、演”一體化新春消費場景。針對國際游客,通過“Visit Zhongshan”Facebook窗口強化宣傳,年內設立100家離境退稅商店,提升國際吸引力。
六大促消費品牌,構建消費IP矩陣。“游在中山”圍繞香山古城、孫中山故里等景區,推出50多條精品路線,并舉辦“2025小欖菊花會”“票根音樂會”“西江旅游文化周”等品牌活動;“樂賞中山”組織百場營業性演出,重點打造市文化藝術中心20周年演出季、草莓音樂節等;“知味中山”發布“中山美食星榜”,舉辦“萬人菊花宴”,深化“美食+文旅+消費”融合。“健身中山”整合體育場館與綠道資源,發布“中山健身地圖”;“購在中山”規劃3~5條“賽事+購物”路線,“中山手信”構建以“香山古味”“岐江匠藝”“五桂山養”“時尚中山”為代表的四大手信體系,推動特色產品進駐交通樞紐與景區。
值得一提的是,2025中山鎮街足球賽同步聯動消費季,23個鎮街及市“兩新”組織組隊參賽,67場賽事持續17周,以“球隊名+鎮街特產”模式打造消費場景,聯動推出“觀球+購物+美食”優惠。
多部門合力施策,六大促消費舉措優化體驗
為系統性提升消費體驗,本次消費季實施覆蓋宣傳、環境、便利、金融、優惠、業態的六大促消費舉措,多部門協同發力筑牢保障防線。
宣傳層面整合全媒體資源,聚焦商圈活動、文旅項目與消費熱點,實現線上線下雙向引流,塑造“消費友好型城市”形象,營造“全城歡動,賓至如歸”氛圍。
消費環境優化上,中山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黃鈞影表示,將推進“放心消費承諾”創建,培育示范商圈,推廣停車“純凈碼”服務;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推行ODR在線糾紛調解機制,公開消費投訴信息,“真正讓消費者在中山敢于消費、樂于消費、放心消費”;同時嚴查價格欺詐、侵權假冒等行為,筑牢食品與產品質量安全防線。
便利化服務持續升級,推動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夜間開放,延長公交服務時間,優化交通疏導與支付服務,推廣移動支付、外幣兌換及銀行購票立減活動。
金融支持方面,鼓勵金融機構圍繞汽車、家電、文旅等領域開發新型信貸產品,助力消費升級。
優惠政策精準讓利消費者,中山市商務局副局長蒙志堅介紹,汽車購新補貼按價格分兩檔:8萬-15萬元車型每輛補貼4000元,15萬元以上車型每輛補貼5000元;8類2級及以上能效家電產品按售價10%補貼,單件最高補貼1000元;洗碗機、智能鎖等4類本地特色優品,手機、智能手表等5類電子產品,運動自行車、劃船機等6類體育用品,均按售價10%補貼,單件最高補貼500元。
餐飲消費方面,發布“中山美食星榜”推介52家優質餐飲店,全運會及音樂節期間,持票根可享餐飲滿減、贈菜優惠,云閃付等平臺將派發消費券。此外,還推出“免費進景區” “優惠住酒店” “廣東優品購”等系列政策,通過門票減免、交通補貼等方式降低消費成本。
新業態培育方面,建設“中山名優工業產品展銷中心”“中山品牌體驗廊”,打造高品質夜間消費集聚區,深化“展演節賽”聯動,引入AR/VR、元宇宙技術,塑造商旅文體健融合的示范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