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下午,“粵享暖冬 樂游廣東”梅州消費季新聞發布會在梅城舉行。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長蔣鯤,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體育局主要負責人以及媒體記者等參加。梅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廖堅主持新聞發布會。
據發布會消息,從2025年11月起至2026年3月底,廣東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開展“粵享暖冬 樂游廣東”消費季活動,旨在持續聚人氣、促消費、穩增長。梅州消費季活動是梅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采取有力措施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又一務實舉措。
活動將緊密圍繞全運會、世界客商大會、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三大主題活動+四大特色品牌+三大優惠舉措”,推出共計74場重點活動,充分展現梅州“華僑之鄉”“文化之鄉”“足球之鄉”的獨特元素,使“客都暖冬”成為廣東消費市場的新亮點。
打造三大主題活動
點燃梅州消費新浪潮
一是“跟著全運游梅州”活動。圍繞全運會,打造“賽事+文旅+客家元素”融合場景。賽事擴容方面,保留中超聯賽五華主場、梅州馬拉松比賽等品牌賽事,新增“客家杯”國際足球超級挑戰賽等12項體育精品賽事,推出3條“觀賽+景區游覽+美食體驗”游套餐。場館惠民方面,推動10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上線訂場折扣小程序,升級智慧化健身器材,同步發揮五華足球小鎮、富力足校青訓優勢,支持外地球隊來梅冬訓、研學。衍生消費方面,在賽事場館周邊設體育用品展銷區,推出“球王李惠堂”主題紀念品等客家元素文創產品,營造“全民全運、客都味濃”氛圍。
二是“精彩游學到梅州”活動。精心設計“紅色蘇區”革命老區游、“客韻芳華”文化游、“長壽梅州”生態游、“科創嘉應”工業游、“足球之鄉”運動游五大主題線路,創新構建“火種孕育—烽火淬煉—風范傳承”三維紅色文化研學體系、“紅梅文化·星火非遺”研學營IP、生態康養科普實踐活動、工業認知與客家傳統工藝融合實踐項目、足球“實地探學+技能實訓+團隊競技”特色活動等多元化研學旅行新模式,使研學從“打卡游”轉向“沉浸體驗”。
三是“請到梅州過大年”活動。以“客家年味”為核心,于2026年春節至元宵節期間,精心打造“年味梅州”系列活動。民俗體驗方面,將舉辦花燈展覽、迎春集市、群星嘉年華、嘉應古城鬧元宵以及“四季村晚”惠民演出等活動,讓游客和群眾充分感受“客家春節”的熱鬧氛圍;非遺展銷方面,年貨圩市將增設豐順紙花、興寧版畫等非遺手作展銷,使游客在購物過程中感受“客都指尖上的魅力”;年節消費方面,線上聯動電商平臺開設“梅州年貨專區”,推廣2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線下則設置20個年貨圩市,聯動銀聯及銀行推出“滿減+折扣”優惠活動,讓“客家年味”從舌尖延伸至指尖。
聚焦四大特色品牌
塑造客都消費新標識
聚焦“梅品惠”品牌,開展覆蓋全域推廣、商圈激活、下沉市場的20場促消費活動,包括梅州優品巡回展、首屆客都消費新市集、冬季汽車家電文化節、“123買年貨”鄉鎮活動等,全面助力“吃住行游娛購”全鏈條消費。
聚焦“百會千企、商聚梅州”品牌,舉辦世界客商大會期間,配套開展了企業年會季、供應鏈大會等共計60場商務活動。向參會者贈送“消費大禮包”,并安排文化體驗游,搭建合作平臺。通過文化體驗,增強客商對梅州的認同感,實現“以會促消、以會引商”的目標。
聚焦“游在梅州”品牌,開展“高鐵游梅州·惠享客都美”活動,對酒店住宿、賽事門票、景區門票、研學旅行、夜間經濟、餐飲小吃、文創產品、特產美食等8類消費實施滿減優惠,打造“交通+文旅體+消費”多元場景。
聚焦“食在梅州”品牌,編制“梅州客家美食地圖”,標注鹽焗雞、客家腌面、梅菜扣肉等地標美食,通過講述鹽焗雞古法工藝、娘酒雞民俗淵源等文化故事,以“客味”IP實現文化賦能;推出特色美食街區、尋味美食線路,讓“尋味”成為“尋文化”的深度體驗。
實施三大優惠舉措
讓市民游客“惠”享暖冬
一是餐飲消費券“疊加享”。在全省啟動餐飲消費券活動期間,支持梅州本土餐飲企業推出疊加優惠套餐,通過派贈消費券的方式,提升廣大市民以及來梅游客消費意愿。
二是優品消費“直補惠”。對購買8類家電產品、5類電子產品、6類體育用品、4類梅州特色優質產品以及新購汽車的個人,提供消費補貼。支持重點商貿企業開展“天虹雙十一”等主題活動,助力“梅州優品”進萬家。
三是電商銷售“廣促銷”。鼓勵本市重點電商零售企業充分利用“雙十一”、元旦、春節等節慶時機,擴大銷售規模。對購買3C產品的本地電商消費者給予消費補貼,以此拉動消費增長。同時,承諾將以“精準、務實、高效”為原則,加強市場監管,保障消費安全,全力營造“放心消費、暖心體驗”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