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瞄準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惠州再展雄心。近日,《惠州市稔平半島發展規劃(2020-2035年)》(公示稿)和《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總體發展規劃》(公示稿)陸續公示。作為惠州未來的創新產業平臺,稔平半島定位為能源科技島、生命健康島、高端旅游島、生態宜居島;新材料產業園則定位為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
目前,惠州稔平半島已落戶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廣東太平嶺核電等重量級項目,加上謀劃中的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500億元。新材料產業園也正加快推進。這背后是惠州加快發展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個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2+1”現代產業體系。
惠州市市長劉吉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世界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形成大亞灣石化區、新材料產業園、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三足鼎立”態勢。
稔平半島劍指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
在山海秀美的惠東縣黃埠鎮,群山之上,一排排巨大的地下樁聳立。在這個場平面積81萬平方米的工地上,挖掘機、推土機等工程車輛輪番上陣。作為總投資超過60億元的“國之重器”,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正緊鑼密鼓地建設。
這是惠州稔平半島加快發展的一個縮影。
規劃布局七大產業片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支持深汕高鐵建設,爭取深惠城際鐵路和深大城際軌道規劃延伸至稔平半島;全力推進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線開發、建設和通航,打響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惠州灣”旅游品牌……
近日,惠州市發改局在《惠州市稔平半島發展規劃(2020-2035年)》(公示稿)中透露,稔平半島的定位為能源科技島、生命健康島、高端旅游島、生態宜居島,計劃打造世界一流的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和全球著名的能源科學實驗基地、國內一流的濱海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成為港澳地區宜創宜業宜游宜居后花園。
位于惠東縣東部沿海的稔平半島,由于擁有巽寮灣、雙月灣等濱海旅游景區而聞名粵港澳,甚至在全國都有一定知名度。該半島由稔山、吉隆、黃埠、鐵涌、平海5個鎮和巽寮、港口2個濱海旅游度假區組成,陸域面積755.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200平方公里,海岸線218公里。
根據規劃,稔平半島將打造稔山高端裝備制造集聚區、稔山濱海新城、環考洲洋產業帶、黃埠能源科技產業基地、碧甲港區能源生產及海洋裝備制造基地、平海高洋尾海洋科技創新園、港口濱海新城七大產業片區。同時還將打造范和灣、巽寮灣、雙月灣、環考洲洋四大濱海旅游度假區。
在打造能源科技島方面,稔平半島將統籌推進核電、海上風電、LNG接收站、天然氣電廠等能源項目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強大的能源支撐;在打造生命健康島方面,將著力引進國際生物醫藥、高端醫療等研發中心和服務機構落戶,并大力發展高端醫療、生物醫藥、休閑療養、戶外運動、海上運動、觀光旅游等康養業態;在打造高端旅游島方面,做響惠州灣旅游品牌,打造國內一流的濱海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在打造生態宜居島方面,則將協調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確保稔平半島城鎮建筑特色與自然生態相協調,全面提升綜合承載力和服務功能全面,持續優化生態環境質量。
近年來,惠州稔平半島迎來項目扎堆布局,包括總投資約1200億元的廣東太平嶺核電廠、計劃總投資80億元的LNG接收站以及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惠州港口海上風電場等。加上其他謀劃中的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5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稔平半島或迎來更多大科學裝置,擬規劃建設高密度能源燃料研究裝置(DEEF)、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二期工程等科學裝置項目。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毛艷華表示,惠州目前已落戶兩個大科學裝置,應發揮國家大科學裝置的優勢,吸引更多科技團隊入駐,并選好科技產業發展方向引進更多投資。同時,惠州海岸線長,濱海旅游、生態旅游有很多優勢,要促進旅游業提質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新材料產業園規劃四個產業片區瞄準建設千億園區
在大亞灣石化區直線距離約10公里之外,未來將崛起一座千億園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這個惠州著力打造的新平臺,將與大亞灣石化區聯動發展,形成產業上下游配套。
根據《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總體發展規劃》(公示稿),新材料產業園計劃打造“一個平臺、四個產業片區、六大產業板塊”,將利用大亞灣石化區原料,生產戰略性新興材料和高端新材料,加快發展先進合成材料和超前布局前沿新材料,吸引國內外具有先進技術的企業落戶,最終打造成為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
根據公示稿,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位于惠東縣,園區北至規劃惠州市交通干線橫四路,南至沈海高速公路,東至廣惠高速公路,西至惠州市南北交通軸線一號公路。
最近,惠州已經把該材料產業園列為規劃建設的全市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之一。而去年7月,該新材料產業園規劃建設指揮部已在白花鎮揭牌成立。
按照規劃,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將打造“一個平臺”——新材料創新和中試平臺,形成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四個產業片區”——化工新材料區、合成材料區、精細化工區和先進有機原料區;“六大產業板塊”——先進有機原料和合成材料、汽車輕量化材料和包裝材料、新能源材料、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工及日用化學品、前沿新材料。
為確保項目高效推進,惠東縣在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土地開發利用現場工作組,選優配強人才隊伍,專項進駐白花鎮開展工作。目前,項目規劃編制、土地征收盤整及產業項目招商各項工作正在進行。
根據規劃方案,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將利用園區的區位、物流、資源優勢,與周邊工業園區錯位發展,為汽車、電子、包裝、制鞋和紡織服裝等行業配套。預計到2035年,該產業園總投資將達到1500億元,年產值約2000億元(遠景進一步擴園擴區和產業升級,向4000億元年產值邁進),將成為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
園區加快規劃建設的背后,是惠州加快發力“2+1”產業集群。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世界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同時還強調,充分發揮隔墻供應優勢,做精做深石化和能源中下游產業鏈,引進一批重大項目在惠東新材料產業園落戶,形成大亞灣石化區、新材料產業園、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三足鼎立”,國企、外企、民企“三駕馬車”同臺競技的產業集群發展態勢。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惠州產業基礎較好,石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加上正在建設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等,可以形成產業集群?;葜菘梢匝由焓a業鏈,大力發展化工材料和精細化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最近,總投資約100億美元的??松梨诨葜菀蚁╉椖块_工建設,總投資約56億美元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簽約落戶……惠州大亞灣石化區正加快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而隨著稔平半島、新材料產業園的規劃建設,惠州建設世界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將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