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粵港澳大灣區最高級別的科學盛事——大灣區科學論壇繼續舉行。生命科學、可持續發展、海洋科學、智能工業軟件等分論壇同步拉開,來自全球的近百名與會院士專家線上線下云聚廣州,共同探討世界科學發展趨勢及其對未來的影響等重要話題。
在生命科學分論壇,新冠肺炎疫情及防控仍是與會嘉賓聚焦的重點之一。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發言時表示,雖然當前清除新冠病毒面臨很大的困難,但是人們可以通過全球疫苗接種來彌補人類群體免疫的差異,加強針的接種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
在智能工業軟件等分論壇,來自智能工業軟件前沿領域的數位院士和專家發表了精彩的主題報告,分享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首任主席、中國科學院原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表示,到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將進入全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為此,我們必須從提升平臺技術經濟質量、進一步推動產學研融合、加強國際合作三個方面入手打造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
廣東海洋經濟連續26年居全國首位,是全國海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正圍繞建設海洋強省目標,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在海洋科學分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偲發表《海洋烴類能源有序開發的“負碳”路徑》為主題的特邀報告,瞄準低碳下海洋能源的有序開發,探索深海大洋,解密深海冷泉生態系統,共擔人類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