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落下的聲音》劇照 主辦方供圖
9月23日晚,隨著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作品《雪落下的聲音》在廣東藝術劇院上演,第二十二屆廣東現代舞周圓滿落幕。本屆舞周以“灣區匯舞,藝啟未來”為主題的藝術盛宴,在5天時間內集中呈現了10臺展演共計72部精彩作品。
恰逢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即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的重大契機,本屆舞周通過“聚舞臺”“青年舞展”“新銳編創計劃”“大師班”四大板塊,展現了中國現代舞的創作成果與發展趨勢。活動匯聚了來自德國柏林、北京、廣州、上海、深圳、香港、澳門等多地的藝術家及藝術團體。據統計,舞周期間現場觀眾超過2400人,平均上座率超過85%,同時通過直播平臺吸引超過20萬人次在線觀看,全網累計曝光量突破500萬。
聚舞臺:回溯與前瞻交織
作為每年現代舞周的核心板塊,“聚舞臺”一直備受關注。今年,廣東現代舞團2025年度作品《那時此刻》作為本屆舞周的開幕之作,精心復刻了8部跨越30余年的舞團標志性作品,將中國現代舞從探索起步到成熟蛻變的演進軌跡濃縮于舞臺,堪稱一部“中國現代舞微觀發展史”。該作品同時入選了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優秀展演劇目。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帶來的《雪落下的聲音》為本屆舞周畫上圓滿句號。作品中自然意象與人性思考的交織,讓觀眾在唯美的舞臺科技之外,感受創作者對生命之美與脆弱的深刻叩問。
新銳編創計劃:培育舞蹈新生力量
“新銳編創計劃”作為舞周的人才孵化器,始終以挖掘青年藝術潛力、培育創新視野為初心,已經成為大灣區連接全球青年舞蹈力量的文化紐帶。本屆計劃吸引了來自洛杉磯、巴黎、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南京、昆明、長沙、貴州等青年創作者踴躍投稿。最終入選5部作品的6位編創者雖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卻均展現出對現代舞語言的靈活運用:或融入本土文化符號,或探索跨媒介表達,這些嘗試不僅拓展了現代舞的創作邊界,也展現出行業未來的多元可能。
青年舞展:搭建多元展示平臺
作為舞周的經典板塊,“青年舞展”是承載青年舞者創作熱情、釋放藝術活力的核心平臺。本屆舞展更以規模、創新與跨域融合的亮眼表現,成為展現大灣區現代舞青年力量的生動窗口。活動共收到超過350部原創作品報名,最終精選64部佳作入圍,覆蓋包括港澳在內的20余座城市,并通過“劇場展演+影像展映”的多元形式,呈現出現代舞在青年群體中的旺盛生命力。
澳門詩篇舞集作為長期參與舞周的澳門藝術團體,與國際著名編舞家Nir de Volff再度合作,帶來新作《寂寞俱樂部》。該作品既體現了“本土團隊+國際視野”的創作模式探索,也以“美麗、沖勁與悲傷”的情感交織,展現青年舞者對復雜人性的細膩捕捉。
大師班:匯聚頂尖師資
“大師班”一直是廣東現代舞周中最受年輕舞者歡迎的板塊之一。本屆舞周邀請到眾多國內外知名舞蹈藝術家擔任導師,包括著名編舞家Nir de Volff、廣東現代舞團第一代舞者及創團成員、現任城市當代舞蹈團駐團藝術家喬楊,以及入圍第二屆“新銳編創計劃”扶持項目的4位編導和舞者。此外,即興創作工作坊還特邀香港最具前瞻性和實驗精神的當代舞團之一——香港不加鎖舞踴館(Unlock Dancing Plaza)的編舞、舞者及音樂家共同參與。他們以即興創作為核心,開展跨領域的創作實踐,通過身體與聲音的奇妙對話,激發學員開放而敏銳的表演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