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兒舞蹈《最后一球》劇照。圖片來源:廣州市文化館
廣州群眾文藝結出碩果!11月4日,第二十屆“群星獎”獲獎作品名單公布,廣州市收獲兩項殊榮——群眾合唱團隊廣州市文化館廣州合唱團和少兒舞蹈《最后一球》雙雙摘得“群星獎”。廣州連續三屆摘得“群星獎”,展現了廣州群眾文藝創作的深厚底蘊與勃勃生機。
本屆“群星獎”全國共有1996個演出單位的5039個作品(團隊)、29.5萬名群眾文藝工作者參加評選,經過初選、復評、終評,最終60個作品(團隊)獲獎,5個作品(團隊)來自廣東,獲獎數量并列全國第一。
群文創作繁花滿枝 題材多元溫暖人心
“群星獎”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每三年一屆,是我國群眾文化領域政府最高獎。廣州近年在此項賽事中成績斐然,西河大鼓書《大營救》和廣東南音新唱《同心結》先后斬獲第十八屆、第十九屆“群星獎”。“自今年3月起,廣州市共報送12件作品參加全國‘群星獎’,11件作品入圍全省初評。經過層層選拔,我市有6個作品(團隊)代表廣東省參加第二十屆‘群星獎’復評,其中4個作品(團隊)成功進入決賽,涵蓋音樂、舞蹈、戲劇三大門類,入圍數量創下廣州近年參加‘群星獎’的新高。”廣州市文化館副館長石泉透露,本屆“群星獎”廣州有2個作品(團隊)獲獎,刷新了近三屆廣州單屆“群星獎”的最好成績。
廣州的群眾文藝創作植根于廣州的群眾生活,靈感源自市民的日常點滴,創作的核心目標始終是服務市民需求、傳遞文化溫度。石泉認為,4個入圍終評的作品(團隊)像一扇扇文化窗口,從不同維度展現了廣州的城市特色與精神內核,“廣州合唱團自選原創曲目《生命的紅》扎根‘英雄花開英雄城’的紅色土壤,用音樂傳遞廣州的紅色血脈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少兒舞蹈《最后一球》契合2025年廣州‘全民迎全運’的熱情;廣場舞《魚游春水》讓觀眾一眼識別嶺南韻味,是地域文化傳承的生動實踐;小品《你好,氣球人》關注新時代年輕人的精神圖景。”這4個作品(團隊)以多元題材、精湛演繹和真摯情感,在全國舞臺上實現了一次高質量的整體亮相,展現了廣州群文創作“題材無邊界、表達有溫度”的蓬勃生態。
勇奪本屆“群星獎”的廣州合唱團是廣東省今年唯一躋身群眾合唱類終評的團隊。兩首參賽曲目分別是《憶秦娥·婁山關》和《生命的紅》,曲目選擇既緊扣“群星獎”對群眾性與時代性的核心要求,更契合團隊的技術特質與藝術追求。
參加舞蹈類終評并摘得“群星獎”的少兒舞蹈《最后一球》以國球為藝術載體,聚焦賽點時刻,充分展示乒乓健兒奮勇拼搏的艱辛歷程,詮釋全力以赴的體育精神。
嶺南大地育精品 文藝佳作惠萬家
“近年來,我們始終圍繞‘出精品、育人才、樹品牌’的目標,多措并舉為群文創作注入活力、夯實根基。”廣州市文化館館長董敏認為,這份成果的背后,是群文工作者扎根基層、潛心創作的辛勤汗水與實踐智慧。
在群眾文化創作方面,廣州鼓勵引導創作者扎根本土,提升群文創作者綜合水平,彰顯廣州特色。董敏表示:“針對本屆‘群星獎’,我們邀請著名作詞家姚峰老師作為指揮對廣州合唱團進行指導,《魚游春水》在創作的過程中也多次邀請行業專家對作品進行提升。通過精準引導,不僅提升了群文作者的綜合創作水平,更讓廣州的城市特色在作品中得到鮮明彰顯。”
依托“羊城之夏”廣州市民文化季這一核心品牌,廣州每年圍繞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門類舉辦專項創作賽事,為群眾文化創作儲備人才、搭建展示平臺;同時積極組織作品參與“群星獎”“牡丹獎”“小荷風采”等全國性賽事評選,在更高舞臺上培育人才、打磨精品。這種“以賽促創、以演促優”的模式,既給了創作者施展才華的空間,也讓作品在賽事歷練中不斷優化,逐步具備沖擊國家級獎項的實力。
此次榮獲群星獎的《最后一球》就是典型例子,它此前已在多類賽事中嶄露頭角,曾獲得第十二屆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最高獎“小荷之星”、廣東省第七屆少兒舞蹈大賽表演金獎與創作獎、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評選舞蹈類一等獎等多個獎項。正是在賽事的反復打磨中,《最后一球》的藝術表現力與思想內涵不斷提升,最終得以在“群星獎”舞臺上脫穎而出。
廣州持續深耕“群星工程”群眾文藝團隊建設,通過分類扶持、分層培育,遴選并打造了一批“創演之星”“群藝之星”“傳承之星”團隊,本次獲獎的廣州合唱團就是“創演之星”團隊代表。通過團隊扶持與獎勵激勵的雙機制,廣州不僅培育出一批有競爭力的群文團隊,更構建起廣州群文創新發展的梯隊,為持續產出優質作品提供保障。
“這次獲獎的2個作品(團隊)即將登上更多舞臺,與更多市民朋友見面。我們將沿用市文化館成熟的惠民演出模式,通過集中專場演出、公益快閃等形式,進一步擴大優質文化資源的覆蓋面,讓更多市民共享文化發展的豐碩成果。”董敏透露。
廣州將積極打造“家門口的文化盛宴”,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讓更多群眾成為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展示者、欣賞者、分享者。
2024年,廣州市文化館組織開展各類群文活動超3400場次,線上線下惠及群眾超1675萬人次;2025年1月~10月,廣州市文化館組織開展各類群文活動2625場次,線上線下惠及群眾386.7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