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消息,2025年前8個月,廣東進出口食品1887.1萬噸,同比增加8.4%,價值1828.7億元,增長3.8%。其中,進口1530萬噸,增加8.3%,價值1371.2億元,增長3.5%。同期省內海關對1083批不合格進口食品實施退運或銷毀處理,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廣東省內海關以“四個最嚴”重要要求為根本遵循,扛起“守國門、促發展”職責使命,全鏈條嚴把進出口食品安全,保障供港澳“菜籃子”新鮮直達,助力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三地協同筑根基
打通食品流通“快車道”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海關以機制共建、規則銜接破題,推動粵港澳三地食安共治。據介紹,從2023年起,粵港澳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和食品安全控制會議成為三地深化檢驗檢疫規則“軟聯通”的關鍵平臺,推動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促進生產生活要素高效便捷流動,至今已開展食品安全交流合作等議題76項。數據顯示,2025年前8個月,廣東對港澳進出口食品183.5萬噸,同比(下同)增加11.5%,價值228.4億元,增長3%。其中,廣東對港澳進出口蔬菜及食用菌25.8萬噸,增加40.5%,價值14.4億元,增長13.8%。
三地合作助力“灣區味道”跨境流通安全順暢。以生鮮跨境通關為例,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會同廣州海關加強與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的合作,優化供港生乳監管,建立“聯合監測、協同處置”機制,將抽檢比例降至10%、通關時間壓縮至6小時,疊加優先查驗措施,整體通關效率提升約10倍,持續守護香港“奶瓶子”安全。拱北海關對港珠澳大橋供港鮮活食品品類持續擴容、通關時間延長,進一步暢通灣區鮮活食品流通“生命線”。推行進口澳門制造食品“一碼通”模式,串聯“企業申請、澳門市政署源頭監測、海關通關驗證、產品流向核銷、全程風險交流”五大環節,實現跨境全鏈條監管可溯,通關時效提升30%以上。
特色護航惠民生
守護舌尖安全“硬底線”
廣東省內海關嚴把進口食品準入關,開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嚴格落實準入、檢疫審批、監督抽檢、不合格處置、應急管理和風險研判等措施,堅決守牢進出口安全防線,助力食品產業“走出去”。
據了解,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聯合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建立“點對點”監管協作機制,與廣東省市場監管、農業農村、衛生健康等部門依托聯席會議、風險研判、信息通報、聯合執法等,形成“從口岸到餐桌”閉環共治格局。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檢驗檢疫處負責人表示,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海關將圍繞2025年全國食安周海關總署主題日活動“共筑國門防線 共享食品安全”主題,持續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深化粵港澳檢驗檢疫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讓“食安屏障”更堅固,“灣區飄香”更持久。